红豆双皮柴

愿琅琊榜曲终人不散

「浮生祭」四十五 终章

冷门cp,靖王✖️初恋


-


元祐六年冬,北燕三战不利,退兵。大渝折兵六万,上表请和。大梁收复各州,安抚百姓,赦令天下。


大军回朝当日,萧景琰携百官城楼迎接,傲然立于马上,走在队伍最前方的人,行至城门处,取身后赤月弯弓,向城门之上空放一箭,眉梢扬着欣喜得意之色,冲着当朝太子咧嘴笑着。


蒙挚所部与北境尚阳军败部合并,整编完毕,由萧景琰亲赐长林军号,驻守北境防线。


苏哲并不准备在京中久留,南境战事已了,对霓凰,他还有未现的承诺。


在林氏祠堂最后上过一次香,苏哲站在台阶上,久久地回望这座承载了自己少年时光的帅府。


“你会回来看我吗?”云卿站在他身侧,拽开他的胳膊,如同小时候一样,将自己搁进他的怀抱里。


苏哲瞧着哽咽撒娇的妹妹,轻轻拍着她的背。


她已为自己择了前路,余生便甘愿守在这繁华帝都,四方天地,守着心里最爱那人,舍弃悠悠江湖,天地广阔。


人生自是有情痴,他如此,她亦如此。


幸好,那个人是景琰。


他才能将这个呵护疼爱了多年的妹妹,放心的留在这朱门宫深处。


离京那日,二人前来送他。


萧景琰已是东宫太子,朝堂格局,军政要务,他这个麒麟才子,琅琊榜首,都再没什么可叮嘱的。


唯有一句,请他善待倾儿。


那人郑重应了,抓着云卿的手,目送他轻骑远去,奔赴另一段人生。


那该是明媚,轻快,而灿烂的人生。






入秋时,梁帝病重,已入弥留之际。


宗室近臣,后宫妃嫔,都于养居殿外间候着,人人哀声泣泣,哽咽不止。


萧选缠绵病榻多日,如今已是枯瘦之态,真如残烛油尽,只余最后的一点火光撑着,等待随时灭去。


高湛垂着泪眼走出,在太子耳边轻语,萧景琰敛了衣袍起身,独自一人往内间去。


他并没靠的太近,站在三尺之外的距离,静候片刻,有轻轻的脚步声传来,他抬眼去瞧,是被高湛唤进来的云卿。


她穿着一身玉色裙衫,走到榻前,低头去看。


垂暮之态的老皇,已没有半分昔年皇权在握的傲气,人之将死时,那些身外华物,高位虚名,又有何意义呢。


大约是大限将至,他已无太多力气,微眯着眼,看着林若倾,口中喃喃。


她跪坐在地,凑得近些,想去辨他口中话语。


“你,可恨我?”


云卿唇边苦笑,音色疏离,“你杀我族人,毁我一生,我若说不恨,陛下可信?”


萧景琰来到她身侧,将手附在她肩头,给她微微摇晃的身子力量与支撑。


萧选似乎早已料到她的答案,分明眼皮已无力地垂着,可他仍奋力睁开,想要看清她的脸。


“乐瑶……景禹……晋阳……”


依稀分辨出几个名字,云卿被酸意逼上眼眶,她闭了眼,任由热泪滚落。


走完了一生,走到这一世的尽头,再回头看时,什么巍巍皇权,至尊帝位,都早已记不起了。


真正刻骨铭心的,是那些清醒时不敢入梦,辗转时却摆脱不掉的故人旧事。


“他们,是不是也一样恨我。”


云卿没有再回答他。


他已行将就木,半身入土,在他临终之时再去说些锥心刺骨之语,她不愿,亦不必。


就这样静默了许久,屋内只闻时漏滴答,每一声,都像是催命的音符,算着这位荣耀一生的至尊天子倒数的步伐。


帘帷深重,宫墙幽深,萧选忽而激起了急促而吃力的唿吸,如泣如诉,他重新张口,却已说不出半个字。


云卿的泪大颗大颗落下,她看着他挣扎着,挣扎着,却渐渐弱下,渐渐归于平静。


她从萧景琰的臂弯中直起身子,膝盖触在冰冷的地面上,在这深秋时节,无风的大殿之内,只觉得身心俱冷,寒凉如冬。


“您就快见到他们了,父亲,母亲,乐瑶姑姑,祁王哥哥,还有赤焰军七万忠魂,记得,要向他们,磕头赔罪。”


怎会不恨呢,那些本该如火如荼绽放的生命,都因着眼前人的猜忌疑心,成了含冤逝去的一缕亡灵。


再多的事后弥补,身后哀荣,又能赔得起什么呢。


“手足之情,君臣之意,夫妻之爱,父子之恩,今生,是您自己全数舍弃了,来生若愿,便莫入皇家,只结布衣罢,”


她停顿了许久,瞧着眼前人那双枯竭的眸逐渐暗淡下去,唇瓣轻启,吐出最后两个字。


“舅舅。”


他大约是听到了,只是眼中已来不及再亮起光芒。


云卿久久地跪在那里,她想,那样半眯着眼,大概是真的死不瞑目。


大概是执拗了一生,蹉跎了一生,到头来终觉悔恨,却已遥不可追。





元祐六年秋,梁帝驾崩。


一月孝期过后,太子萧景琰正式登基,奉生母静贵妃为太后,立太子妃柳氏为皇后。


另,追立已故太子妃林若倾为嫡后,谥曰靖懿。


世人皆知,靖字乃当今天子尚为亲王时的封号,只这一字,便可知那位早夭郡主,林氏贵女,在这位新君心中的分量。


萧景琰日常居所已搬至养居殿,高湛年事已高,得太后恩典,于宫中养老,而他一手带出的徒弟,则成了萧景琰身边唯一近身伺候的内侍。


后来,宫中众人都渐渐懂了规矩,哪怕是洒扫侍奉者,都不得踏进养居殿内殿。而在这宫中,最得陛下信任的,不是皇后柳氏,亦不是内侍高斌,而是养居殿掌事女官,唯一能随意进出萧景琰身边的一位云姓女子。





登基大典当夜,云卿莫名被人领着,塞进了纪王妃离宫的车架里,等车帘掀起,她走出轿辇时,眼前巍峨屹立的王府大门,她再熟悉不过。


作为天子旧府,昔日靖王府已被重新修葺一番,再不见往日简朴颓丧之气,她轻车熟路地穿过堂院,走到萧景琰从前居住的别院中。


红绸绕梁,喜灯悬廊。目光所及之处,皆是一片喜气洋洋的红色。


萧景琰就站在内殿正中,着一身大红锦袍,联珠对纹,龙凤双盘。


那不是寻常的帝王服色,云卿一眼便认出,那该是寻常人家大喜结亲之日,新郎所着吉服。


已领会到他的意思,怎能不泪湿眼底,她由着萧景琰牵过她的手,将她带入被炫目的红色与金色装点的寝殿,绕过垂过的赤金纱帘,坐在缀着樱红流苏的梳妆台前,萧景琰竟拿起发梳,为她挽起双合发髻。


古来少女散发,婚后盘髻,那一支赤金双头凤钗簪上,她便成了他的新娘。


“别哭,大喜之日,哭红了眼就不好看了。”


萧景琰极尽温柔,指着一旁衣架,“为你备下的嫁衣,是母亲亲手绣制的,快换上吧。”


榻上红苏织金的棉被铺着,合欢并蒂,石榴花火,一应象征着恩爱不疑,鸳盟缔结的美好物样全都被绣了上去,光艳如流霞,绚丽夺目。


萧景琰亲手取了赤红喜巾,将她倾世容颜盖过,牵着她的手,极为郑重地与她行过拜礼,叩过天地,才一步一步挪向床榻,偏偏要与她并肩落座之后,轻轻挑起喜帕。


“这场婚礼,是我欠你的,欠了十四年之久。”与她手臂相绕,饮过合卺酒,他才终于伸手,将已哭得梨花带雨的姑娘揽进怀里。


“今夜,我们不在宫里,我不是皇帝,这一夜的红烛高照,对影成双,只属于萧景琰,与林若倾。”


云卿在他怀里哭得呜咽,萧景琰亦是红了眼眶。


“你不入后宫,不做嫔御,便不必被世人瞩目,被规矩束缚。养居殿里,为你收拾好了住处,你就只在我身边,只做我的妻,不是皇后,不是妃嫔,而只是我萧景琰的妻。”


他的吻落下来,从眉梢至下颌,最终凝于唇瓣,一点点含住她微凉的樱唇,舌尖温热,缠绵缱绻。


云卿被他压得微微后仰,含着泪去回应他,“只要一生一世在你身边,我什么都不争抢,什么都不在乎。”


萧景琰微微侧过了身,一点点向前倾着,直到将云卿整个人放倒在床榻之上,他才结束那一吻,伸手解开她腰间裙带。


她的外裙松散开来,萧景琰抓住她的胳膊,向里侧身一翻,便将她整个人从裙袍间扯出,只着一层单衣的云卿落在他右侧,他重新翻身而上,这一次,避开她的唇,他顺着脸颊,滑向颈肩,复又顺着她的香肩,继续下移。


那一夜的红烛,袅袅曳曳,燃至天明。






靖帝在位数十年,后宫虚空,唯一后一妃。除每月朔日依礼夜宿正阳宫外,只一心朝政,不入后宫。


故膝下子嗣稀薄,唯得二子,皆由皇后所出,长子萧歆立为太子,入主东宫。次子封莱阳侯,娶东海宗室贵女入府。


另有一养子,赐国姓,名萧庭生,于军中历练多年,执掌北境长林军,封五珠亲王。


靖帝一生励精图治,治国清明,军政兴复,大梁国力昌隆,现鼎盛之态。


后世评说,莫不称他为千古一帝,唯有一事,于坊间传言,得天下议论。


靖帝醉心朝堂,不充后宫,不纳妃妾,渐渐便起传言,道他有断袖之癖,因此才独居殿阁,从不让旁人靠近。


也有略知旧事者,道天子一生也曾得过挚爱,乃已故赤焰独女,林氏郡主,曾与尚是皇子的萧景琰得圣旨赐婚,奈何红颜早逝,陛下却情深意重,不顾婚约未履,执意追封,毕生再不肯倾心他人。


只是这些传言,都已是后话了。


元历四年,靖帝驾崩,谥号武靖,依生前遗旨,与嫡后林氏合葬于皇陵。


太子萧歆即位,追已故生母柳氏为太后,立太子妃荀氏为皇后,令加封长林王为七珠亲王,赐护国忠号。


消息传上琅琊山时,昔日放荡不羁的琅琊公子,也已是两鬓微白,发丝如雪。


“红尘碌碌,风起不息啊。”


不知何时,这位最是潇洒风流的凡间仙人,也变得沉稳持重起来。


山涧蝉鸣凄凄,云雾袅袅。


“走,该送平旌回金陵去了。”






-正文完







-


正文主线就这样结束了,连着写了一个多月,真的有点舍不得


提笔时就知道这是一对冷门cp,但是感谢每一个追完了的你💕


萧景琰是我榜1最喜欢的一个人物,因为他粉上王凯,又因为凯凯而更爱萧景琰


写文的初衷,只是因为心疼他,所以想给他一个知心知意的爱人


带着BE的决心动笔的,没想到越写越爱,实在舍不得让他们生离死别


起初觉得,倾儿隐姓埋名留在他身边,无名无分,看着他娶妻生子,好像比生离死别更加虐心,但后来写着居然觉得释然了,没什么比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相伴一生更重要


也许他身为帝王,不得不立后,生子,但只要他心意未变,他就还是她的少年,她的萧景琰


还有一些番外想写,一些榜1榜2之间的故事,一些少年时候的故事,会不定时掉落


谢谢大嘎!陪我一起吃了这一对冷门cp!爱你们!



评论(38)

热度(147)

  1. 共1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